白芷高产种植技术要点,精细田间管理是关键,才能现高产稳产
二、白芷的种植技术
1、选地栽培
白芷适合于土壤肥厚、排水通畅、通风好、采光好且地势平坦、土壤多少沙的黄泥壤土。选地好后,深耕25-30cm,起垄做畦,每亩施用有机肥3000-4500kg(农家腐熟肥)。翻耙整平后,做畦宽度为1-1.2m,晒墒曝晒5-7天再种植,可减少地下土壤中的细菌。
2、适时播种
白芷的播种期要求较高,一般适合秋季播种,一般在9-10月。早播容易导致植株过度生长。在第二年,很容易使植物开花,根空,甚至腐烂。但也不能播得太晚,播得太晚的秧苗出土后容易冻害。适时播种是高产优质的关键,为丰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。白芷一般采用种子繁殖,播种方式有条播、撒播或穴播,可根据个人便利进行,但需要根据当地气候环境条件进行,如夜间寒气重,可作小拱棚薄膜覆盖,提高地温,待苗出土高于1㎝左右时,揭开即可。
3、田间管理
①间苗、定植工作:黄芷幼苗发生缓慢,一般不需要疏苗,可在第二年早春反春下地查看,当苗高度在6㎝左右时,就可开展间苗,将病苗、细小的弱苗、密集的苗适当进行疏理,按10-12cm的株距,每孔留3株,形成“△”型,每角1株,总三角3株,为通风、采光创造条件。
②中耕松土、清理杂草:定苗同时,中耕松土、除草结合进行,应清除沟内及边面杂草。初期应彻底清除杂草。白芷苗后期叶片连续生长后,为保持边缘表面阴凉,利于植株生长,不再进行除草。因此,在前期应加强除草工作,防止边表杂草过多,造成白芷植株生长受阻。
③追肥方法:白芷通常追肥3-4次,1-2次均在间苗中耕时进行。每亩施用人粪和猪粪水混合后,每亩施用1500-2000公斤。第三次追肥后,每亩施用人粪水2200-2800kg,尿素2.5-3kg,根据土壤肥力,最高不超过3000kg的人粪尿。同时,撒上100-120公斤干粪的细肥或130-150公斤的植物灰,施肥后及时培土。
不同的田地肥力不同,施肥前最好先了解土壤肥力。为了使根系粗壮生长获得高产,当年少施肥,防止苗促长,提前开花。第二年要多施肥,多施磷钾肥,促进植株根部粗壮,以利于高产丰收。
④灌排方法:播种后,根据土壤干旱情况,及时进行灌排,保证土壤湿润,使出苗率高、苗壮。在生长期,如遇干旱,应及时浇少量水,但要提供足够的水分供给,以满足植物生长的需水量。每次下雨后,要及时检查田间积水情况,采取排水措施,防止病害发生。植物的根很容易腐烂,这是因为长时间被雨水沤根有关。要勤检查,做好浇水、防涝工作。
三、病虫防治
一般常见病害斑枯病、立枯病、紫纹羽病等。虫类有黄凤蝶、红蜘蛛、食心虫、黑咀、地老虎、蚜虫、根结线虫等。下面为白芷种植过程中,最常见的病虫害防治措施介绍方案,具体如下:
(1)农业防治:
播种前、选地后,在播种前翻土先晒墒几天,保证基肥为完全腐熟的农家肥。播种后,要注意浇水管理。根据不同时期白芷的生长情况,应合理浇水。如遇干旱,应及时浇水。下雨时,应采取排水措施,防止疾病或内涝。在施肥方面,应合理施肥。如果肥料用量少,就达不到植物生长所需的养分。如果施肥量过大,会导致幼苗促长和根系受到损伤。
(2)化学防治:
防治1:白芷的斑枯病也叫白斑病。病斑开始呈暗绿色,结束时较小,然后扩展为灰白色,并合并成一个大的多边形斑。最后,病叶上的病斑被浓密的小黑点所覆盖,这些小黑点是病原菌的分生孢子器,最后病叶死亡。从5月初到收获,该病危害期长,是白芷的重要病害。
防治2:选无病植物留种,选无前茬残留的病菌地块培育良种;采后及时清理病死枝条,集中焚烧掩埋,减少越冬病原菌;病前期喷1:1:100波尔多溶液1-2次,或65%代锌400倍液。紫羽病危害很大。在疾病的早期,可以看到白色的线缠绕在根上,这是病原体的细菌索。后期,细菌索变紫红色,相互交织形成一层细菌膜。病根从表皮向内腐烂,最后全部腐烂。
防治3:及时挖出病株,在病穴内及病穴周围撒石灰粉,防止病株蔓延;雨季时做好排水措施,降低田间湿度;用70%五氯硝基苯或50%退菌特2kg,加植物灰20kg,拌匀后放入土中消毒。从6-7月,树叶上出现了黑点。湿度大时,叶子上有浅黑色的霉菌。最后,树叶枯萎。
防治4:将病叶移去深沟掩埋;病早期喷1:1:120波尔多溶液1-2次。立枯病是一种真菌。它们大多发生在早春降雨、土壤粘度大、透气性差的环境中。发病初期,侵染苗根部出现黄褐斑,然后根部变褐并收缩,直至植株死亡。
防治5:选择砂质壤土种植,及时清除积水;发病初期用5%石灰水灌注,每7天一次,连续3-4次,或用1:25五氯硝基苯细土,撒于病株周围。根结线虫可能发生在整个生长期。白芷被线虫寄生后,根中产生大量根瘤,根瘤状,生长不良。病原菌为南方根结线虫,内寄生,体积小,肉眼不可见,雌雄同体,雄性呈线形,雌性呈近球形。主要侵染源为土壤和线虫。
防治6:与禾本科作物轮作;种植前15天用滴滴混剂处理土壤,每亩用药40-60公斤,沟施,沟深6-7寸,沟距1尺左右,施药后立即覆土;挑选无根瘤的种根移植留种。如果食虫动物咬了种子,就会导致谷物歉收。
防治7:喷洒90%敌百虫晶体1000倍液喷雾防治。防治燕尾黄蝶幼虫,为危害叶片,发现后,用90%敌百虫800倍量或90%倍量青虫菌喷雾防治。蚜虫可人工进行扑杀,5~7月,蚜虫严重危害白芷幼枝,使白芷幼叶卷缩,甚至枯黄死亡。
防治8:及时喷洒乐果或敌百虫溶液。黑咀虫为危害根部,用25%亚硫酸磷乳油1000倍液灌溉病株根部周围土壤。地老虎损坏了植物的幼嫩的茎,也可人工扑杀或用毒诱饵杀死即可。
做好以上工作,对防治病虫害有一定的作用。但预防措施应作为主要措施,全程管理过程中要经常检查。一旦发现病虫害,应尽快采取相应措施。只有黄芷不受病虫害危害,才能达到预期的产量和品质,从而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。
以上为“白芷种植技术及田间管理等害虫防治措施,供大家参考。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